|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旅游局关于旅游资源景区景点等情况介绍

旅游局关于旅游资源景区景点等情况介绍

关键词:旅游局,旅游资源,景区景点,介绍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旅游局
  • 电 话:4227071
  • 网 址:http://www.0479.ccoo.cn
  • 感谢 qwjh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032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旅游局关于旅游资源景区景点等情况介绍

正蓝旗旅游资源情况和分布:

  正蓝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大致分为A蒙元历史文化区:B草原风光区:C沙地生态区,三大旅游区域。

  A区位于正蓝旗南部,以旗上都镇为中心,辐射包括元上都遗址景区、新恒州城遗址、金莲川草原、蒙古语标准示范地、上都发电厂、阿格腾艾里2A级民俗旅游区等的蒙元历史文化区。

  B区位于正蓝旗中东部地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包括乌和尔沁敖包草原生态旅游区、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景区、惠温河等草原风光区。

  C区位于正蓝旗北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中段腹地,包括高格斯台河、高和斯台河鸟类栖息地、纳.赛音朝克图故居等沙地生态区。(附图一)

旅游资源及景区景点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统计现有24家牧人之家年接待总人数为69530人次,旅游景区年接待65000人次,游客主要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约占旅游总人数的80%以上。

正蓝旗境内共有“牧人之家”24户。三星级2家分别是白音敖包牧人之家、达尼查干牧人之家。(年接待人数2010年统计)

1.惠温河“牧人之家”:位于桑根达来镇额日登达来嘎查,总投资80万主要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09年6月开业,有蒙古包七顶,可一次性接待100人。年接待300人。

2.达尼查干“牧人之家”:三星级牧人之家,位于呼海通道1063公里处,总投资85万主要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05年5月营业,有蒙古包七顶,可一次性接待200人。年接待8000人。

3.白音宝力格生态旅游区:位于呼海通道1050公里处总投资1000万主要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02年正式营业,现有蒙古包99顶,可一次性接待500人。年接待4000人。

4.乌日图淖尔“牧人之家”:位于207国道162公里处,总投资60万主要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09年5月正式营业,现有蒙古包18顶,可一次性接待300人。年接待1000人。

5.老樊采摘农庄:位于惠温河砂石路21公里处,以采摘、骑马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6顶,一次性接待120人。年接待300人。

6.都兰屋热度假村:位于五一牧场,拥有蒙古包2顶,一次性接待40人。年接待70人。

7.马奶酒飘香“牧人之家”:位于五一牧场一分厂北菜园(砂石路14公里处),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拥有蒙古包3顶,一次性接待30人。年接待100人。

8.阿拉台“牧人之家”:位于阿拉台嘎查夏营地,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8顶,一次性接待300人,年接待1000人。

9.元上都皇家草原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黑城子煤矿北11公里处,待建中。

10.大汗故居“牧人之家”:位于上都镇西1公里处,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20顶,一次性接待300人,年接待1万人。

11.莎莲娜“牧人之家”:位于黑城子示范区23公里处东,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18顶,一次性接待100人,年接待110人。

12.金察哈尔夏营“牧人之家”:位于上都镇4公里处,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25顶,一次性接待200人,年接待9200人。

13.白音布日德“牧人之家”:位于桑根达来镇,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11顶,一次性接待150人,年接待1850人。

14.塔林艾里“牧人之家”:位于上都镇东收费站处,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22顶,一次性接待200人,年接待3万人。

15.白音敖包“牧人之家”:三星级牧人之家,位于桑根达来镇东40公里道路北侧,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7顶,一次性接待120人,年接待700人。

16.金绿源度假村:位于黑城子示范区煤矿后,未营业。

17.好斯牧歌“牧人之家”:位于桑根达来镇伊和塔拉嘎查207国道K139西侧,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5顶,一次性接待100人,年接待600人。

18.巴音海拉斯图塔拉夏营地:位于那日图苏木巴音塔拉嘎查,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3顶,一次性接待40人,年接待1000人。

19.响沙湖“牧人之家”:位于207国道116公里处西8公里、那日图苏木道图淖尔嘎查,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1顶,一次性接待100人,年接待500人。

20.高格斯台“牧人之家”:位于那日图苏木高格斯台嘎查,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8顶,一次性接待可100人,未营业因此年接待人数不详。

21.牧马人故居“牧人之家”:位于上都镇收费站东,未营业。

22.那仁宝力格“牧人之家”:位于昌图敖包,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5顶,一次性接待100人,年接待人数不详。

23.忽必烈夏宫旅游度假村:位于白音高勒嘎查308省道81公里路东,未营业。

24.浑善达克沙地“牧人之家”:位于207国道119公里处西17公里,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现有蒙古包10顶,一次性接待100人,年接待800人。

旅游景区3处:

1. 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景区,位于桑根达来镇巴音苏日戈夏营盘,总投资11800万元,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2009年7月15人正式营业,现有帐篷10顶,住宿30间,可一次性接待200人,年接待3500人。

2. 阿格腾艾里民族大营(AA级景区),位于308省道(距上都镇6公里处)道路西侧,占地面积260000平方米,以经营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主,2007年7月1日正式营业,拥有世界最大蒙古包一顶、接待包2顶、餐包21顶、住宿包38顶、牧民生活区蒙古包4顶、供展包4顶,一次性接待600人,年接待6万人。

3. 元上都博物馆。元上都博物馆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上下两层建筑,分四个展厅,一个影音观摩厅,以及古玩、工艺品商品部。博物馆整体以蒙元文化、元上都城、察哈尔民俗和正蓝旗为主体,馆内收藏大量的元朝珍贵古董文物,除企业收购外,还由当地政府和内蒙古收藏家协会提供的古董、文物。

景观资源介绍:

一、高格斯台河

高格斯台郭勒意为“韭菜之河”,它位于207国道120公里处以西30公里浑善达克沙地之中。这里有天然沙漠风光,一条常年流动的溪水不知疲惫的伸向沙漠深处。这里林草繁盛,水草肥美,素有“空中牧草”之誉。

二、惠温河

沙地内的惠温河距离上都镇约40公里,山美水秀,树奇花艳,自古以来就是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极佳的夏营地,也是牧人举行“那达慕”的理想场地,被人们誉为“天然公园”。西边的高格斯台郭勒汉语意为“韭菜之河”,它也在浑善达克沙地里自由地舒展着,就好像一个顽皮好奇的孩童不知疲倦地奔向草原与沙地深处;在河的两岸,它又无私地滋润着繁盛、肥美的林草。于是,环绕在它身边的草原,被冠以“空中牧场”的封号。站在沙丘之上,远远望去,秀水弯弯,在茫茫沙地和榆柳中时隐时现。

三、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有2.38万平方公里,其中的一部分占据正蓝旗总面积的67%。

沙山沉静地躺在蓝天下,反射着金色的光彩。山下的湖水,清澈如水晶。山倒映在水里,黄色中有一条绿带隔开。沙链、沙丘、沙山线条多样而柔和,一层层推到天边。沙地内茂密的榆林是沙地与沙漠的区别所在。姿态各异的榆树在这里已生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有的根系已被风沙吹得露到地表,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在这样的万里明沙中,长风猎猎,却依然有生命的存在。这就是浑善达克沙地,它横亘在正蓝旗的北部,构成了旷世奇观。它形成于22万年前。浑善达克在蒙古语里是“孤驹”的意思。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南下征金时,带领蒙古铁骑怯薛军穿越这里,以他胯下的白色良骥“孤驹”,为这片不知名的沙地命名。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爱马,成吉思汗尤爱马,他以自己的爱马亲自为浑善达克沙地命名,充分显示出了他对这片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孤驹之漠”的祝福。正蓝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以沙丘、湖泊、平顶熔岩为主要特色,独具一格。彩带般的慧温河和高格斯台河,一东一西地分布在浑善达克沙地里,在舒缓的沙垄间尽情展现着它们妩媚多姿的身段,小扎格斯台淖尔则静静地卧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臂弯里,就像那美丽端庄的睡美人。黄沙、碧水、青草、牛羊、蓝天、白云编织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沙地内的惠温河距离上都镇约40公里,山美水秀,树奇花艳,自古以来就是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极佳的夏营地,也是牧人举行“那达慕”的理想场地,被人们誉为“天然公园”。西边的高格斯台郭勒汉语意为“韭菜之河”,它也在浑善达克沙地里自由地舒展着,就好像一个顽皮好奇的孩童不知疲倦地奔向草原与沙地深处;在河的两岸,它又无私地滋润着繁盛、肥美的林草。于是,环绕在它身边的草原,被冠以“空中牧场”的封号。站在沙丘之上,远远望去,秀水弯弯,在茫茫沙地和榆柳中时隐时现。

    浑善达克,它不仅有着沙漠的雄壮,还有草原的隽秀;不仅有平台的壮观,还有淖尔的明媚;不仅有潺潺的流水,还有灵动的生物!

四、工业旅游示范点——上都发电厂

上都发电厂位于上都镇南端,是国家规划的“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重点电源项目,也是北方电力第一家直供北京的点对网电厂,规划容量为8×600MW,机组为国产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先进的直接空冷技术和脱硫技术,输电线路经承德500KV双回线路输送彺津京唐三地电网,线路全长400公里。一期、二期工程已投入运行,随着三期、四期陆续投入运转,全部完成后上都发电厂将会成为亚洲最大的空冷发电厂。

上都电厂作为向津京唐送电的北通道,对完善和稳定电网结构,增加向北京供电的经济性、可靠性,确保2008奥运会成功举办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繁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推动正蓝旗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五、乌和尔沁敖包林场

乌和尔沁敖包位于正蓝旗旗所在地东北约30公里,它象一个巨人屹立在群山之巅。是正蓝旗林业保护单位,现已列入旅游景区,重点开发保护,它以茂密的原始森林,林间溪流,奇花异草,各种可食的山野果及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吸引着游人。乌和尔沁敖包是小胡日胡东麓最高山峰,海拨1673米,山顶有蒙古族牧人世代朝拜祭祀的敖包,每逢夏季农历5—6月份,牧人聚集在此山中,举行祭祀长生天仪式,祈求保佑平安,并进行摔跤、赛马等娱乐活动。

据记载,元朝时庶民百姓称此山为万寿山,是皇家狩猎场所,元朝皇帝经常巡查此地狩猎。到清朝划为察哈尔正白牛群苏鲁克祭祀敖包。这里一年四季变幻多趣,别有洞天。春天,百鸟啼鸣,花蕾含苞待放;盛夏、满山葱绿,群花烂漫;深秋,层林浸染,秋实正茂;冬季,雪披山谷,银装素裹。密林深处,栖息着几十种珍禽异兽,又是名贵的中草药材天然宝库。被誉为“额木其”敖包,汉意为“医生”敖包。

六、小扎格斯台淖尔

地理位置:距离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东北)  约55公里,距元上都遗址35公里。

    自然环境:地处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与低山丘陵的交汇处,其南部为乌和尔沁敖包林场次生林区,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以扎格斯台湖为中心,由周围十几个小湖和水泡子形成一个湖群,湖水为淡水,湖底为沙底,水深1.5—2米。其面积南北约为8公里,东西约为3公里,约6000亩,清澈透明,盛产鲫鱼、鲤鱼、草鱼、鲢鱼、泥鳅等,每到夏季天鹅、红嘴鸥、遗鸥、野鸭等水鸟在这里栖息。湖间和湖边生长着碧绿的草坪,湖周围被榆树林和较大的沙丘环绕。

交通条件: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至元上都遗址为柏油路20公里,由元上都遗址至乌和尔沁敖包林场为新修沙石路 20公里,由乌和尔沁敖包林场至小扎格斯台淖为新修泥土路15公里。

利用情况: 小扎斯台淖尔周围是蒙古族牧民的夏营地,目前只有一家“牧人之家”旅游点。

    开发优势:对小扎格斯台淖的开发主要依托以下三方面

1、正蓝旗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历史契机——即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把正蓝旗作为自治区旅游业开发建设的重点旗,锡林郭勒盟委、行署把正蓝旗确定为草原旅游示范旗,正蓝旗把旅游业纳入全旗“十五”及2015发展规划,作为全旗先导产业重点扶持;

2、依托正蓝旗便捷的交通条件——集通铁路、呼海大通道横贯全旗,207国道、304省道在此交汇;是我国最大的客源集散地和中国最大草原旅游区中心城市锡林浩特的中继站,成为“北京—承德—围场—赤峰—克旗—锡市—蓝旗—多伦—丰宁—北京”旅游环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呼包二市东去和赤峰、通辽二市西来的必经之地,旅游区位十分优越;

3、依托北京中国最大的旅游热线的辐射效应,保持并充分发挥正蓝旗特色鲜明的蒙元文化和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以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条件,开展与其它地区不同的集草原生态探险游(如滑沙、划船、垂钓等)、民俗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精品区。

七、元上都遗址概况

1.元上都的历史文化

    元上都又称滦京、上京,元上都遗址是曾经元朝上都城显赫一时、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它座落在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17公里处。十三世纪的时候,它就随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名扬四海,传遍世界。1964年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又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现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4A级景区。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大统一的王朝,其幅员之辽阔为历代王朝之最,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上都既是元朝的夏都,也是欧亚大陆上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草原城市。元上都的历史要追溯到七百多年前,1251年元宪宗蒙哥汗登基后,命其二弟忽必烈到金莲川驻帐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搭建传统建筑蒙古包,建立了金莲川幕府经营汉地。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的龙岗山下选址建城,历时三年于1259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把这里作为临时首都称作开平府,后又称上都。1264年,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将上都作为夏都,元朝的11位皇帝每年初夏率领部下、臣僚、后妃们行程20多天来到上都避暑、处理政务和接受外国使节和蒙古宗王的朝觐,大概在上都停留半年之久,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都巡幸制度。这11位皇帝中有6位的登基大典是在元上都举行的。元上都地处草原,这里既可以联络也便于控制周围的宗王贵族,更是连接中原和漠北的要塞。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形容为“控引西北,东际辽海,南面而临制天下,形势尤重于大都”。一直到元朝末年,元上都始终与元大都共同构成元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元惠宗至正十八年(1358年),农民起义军直趋上都,纵兵焚掠,使得经百年陆续建成的上都宫殿被毁,并逐渐荒废成为“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

2.遗址概况

整个遗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由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组成,据《元史》所记述,上都城内曾设置的大小官署60所,手工匠人管理机构121处,佛寺67座,以及孔庙、道观、城隍庙、三皇庙、回回寺和基督教堂等各种宗教建筑若干座,还有亭阁、园林、水池等。大安阁和御天门是城内最重要的建筑。

最里面是宫城,是上都城最主要的建筑,为皇帝居住的宫殿区。其位于全城的偏东方,东西宽约570米,南北长约620米,略呈长方形,在它的东、西、南三面正中开设城门,东面叫东华门、西面叫西华门、南面称御天门,在宫城内现在可以看到仅有两座宫殿的遗迹,一个是主体建筑大安阁,是皇帝临朝听政、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元朝皇帝即位时依蒙古旧俗在此举行盛大的忽里勒台大会。另一个就是全上都城最高的建筑穆清阁,元帝每年夏季在这里设盛宴款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皇城位于整个上都城的东南部,成为正方形,每边长约1400米。南北墙正中各有一门,加筑有梯形瓮城,东、西墙各开两门,并加筑有马蹄形瓮城。皇城内分布有中书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国史院上都分院。其内街道布局整齐、主次分明、相互对称,城内有诸多官署和手工作坊,还建有许多孔子庙、国子监、乾元寺、大龙光华寺等。外城在皇城的西北两面,城墙每边长约2200米,北部为皇家园林区,每到夏天金莲花,红、白色的芍药花、紫色的野菊,花如兰,马莲花,山丹花竞相开放、繁花似锦,还豢养着许多珍禽异兽,元帝经常在此游乐和射猎,南部为宫帐区,搭设有大小各异的毡帐,表明上都城是一座具有游牧文化传统的草原都城。在上都城外东、西、南三面都有关厢,据考古观测,东关长800米,西关长1000米,南关约600米。《上京杂诗》曰:“西关车舆多似雨,东关长访乱如云”。可见西关车辆繁多,常开设马市,是商业贸易区和集贸市场,东关临近皇城,遂皇上前来度夏的王公贵族把他们的部下安排在这一带居住,南关在明德门外,是进入上都的主要通道,多为酒肆、旅舍,是皇帝每年来都必经的“御道”。此外在上都城的东西各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建筑遗迹,据考古推测,是《元史》中所记的上都城的粮仓,每年可贮藏粮食四十万石。

    ——古老的生态城市。上都成的建设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即“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的山川形势选择了金莲川草原这一处形胜之地。在设计规划方面上都城首次运用了中轴线布局的方式和城市广场的建筑规划理念。城中即有巍巍的宫殿又有毡帐穹庐,城外还有广阔的关厢区,因而显得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元上都在建设时十分注重自然环境在城中保留大量草地和水泊,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故被学术界和城市规划界称之为“古老的生态城市”。

    ——兼容并蓄的宗教城市。由于忽必烈时期对宗教实行兼收并蓄的政策,使元上都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中国传统信仰的佛、道、儒三教,在此交融。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教堂,其地位都是平等的。宗教建筑除道观、佛寺之外,还有回回寺、十字寺。蒙古民族传统信仰的萨满教也一直被保存下来。

    ——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都市。上都曾是通往漠北、中亚的驿道,也是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通道。城内,服务于皇家的工匠俱全,有很多都是从中亚来的,上都城内有回回司天监,建有西域仪象(阿拉伯式天文仪器),聘请有当时世界上一流的波斯天文学家,颁布过回回历(万年历)等。中国传统的天文观测也在此进行,中西天文学的交流,在元代最为密切。元朝时期,中医、蒙医、藏医、回回医术在此开始交流,甚至远在地中海岸的罗马教皇的使者也来过元上都。

    ——十三世纪后半叶的世界大都会。从十三世纪后半叶到十四世纪上半叶,是元上都的繁荣时代。在欧亚草原上,再找不到第二个城市与它相比的了。史载元上都庙宇中的佛像主要出自尼伯尔雕塑家之手,举世闻名的“元青花”就是中西文明碰撞后的结晶。当时,每年春天都有大批商贩从欧亚各地赶来,以各种奇货异宝与元朝人士交易。

2002年,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官员,在考察了元上都遗址后深有感触地说:“元朝历史和元上都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了蒙古史和元上都,那亚洲乃至欧洲的历史,则是不完整的历史”。雄伟的上都城,在当时引起国内外人士的瞩目。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上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有专节记述上都豪华的宫殿和御花园。原文写道:“上都城内有理石宫殿,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之心目”。

3.独特的蒙元遗风

    上都文化以现在元上都遗址所在地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的察哈尔蒙古文化为代表。这片草原上的蒙古族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这里的蒙古语是国家公认的标准蒙古语;这里的蒙古族保留着浓厚的忽必烈时代遗风,如洒马奶酒敬天的仪式,为最尊贵的仪式;这里曾出土黄金饰马鞍,是上都时代最贵重的马具;这里的民族用品都极具特色;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

4.绝佳的避暑胜地

元上都所在地区的总体地貌为燕山北麓察哈尔地山丘陵带,属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之间,其所在地金莲川为滦河上游冲积平原,坦荡辽阔,一望无际。上都城在建城时,选择了“龙岗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所葱郁”的山川形势,是金莲川草原上风景、气候最宜人的地方。出元上都北门向西北行,登上龙岗的制高点,秀丽山川,一览无余的展现在眼前。元上都北枕如青龙盘卧、秀色常青的龙岗山,南临蜿蜒曲折的上都河,坐落在碧草如茵的金莲川草原上。城西北二三公里处,有一个宽约一公里的山阙,它促进了上都城空气的对流,是上都城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正如元人士中所描写的“六月似秋时”、“六月亦冰霜”、“上京六月凉如水”,如果说承德是清廷的避暑山庄,那么上都就是元朝的避暑行宫,的确这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

七百多年过去了,元上都尽管被毁了,但金莲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作为大元王朝的龙兴之地,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这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维系着蒙古文化的传统。元上都的影响力不是局限在遗址的城墙内外,而是充满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元上都文化景观,已成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占有神圣的地位,因此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正蓝旗旅游局

                               2011年5月17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