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旅游景点 >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关键词:元上都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上都在线
  • 电 话:15847909081
  • 网 址:http://www.0479.net.cn
  • 感谢 qwjh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126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元 上 都 遗 址 

 

13世纪初,中国北部的蒙古民族兴起,成吉思汗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草原的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疆域最辽阔的国家——蒙古帝国。影响所及,震撼了当时整个世界。

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

成吉思汗将大蒙古国的土地分给他的几个儿子,所封的汗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服从大汗的领导。

蒙古西征后,建立了"四大汗国",即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

钦察汗国,即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1235年,术赤长子拔都西征俄罗斯和东欧,1243年西征结束,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为都,建钦察汗国。因大汗帐色金黄,俄罗斯人又称其为金帐汗国。辖地广大,地域辽阔,东起叶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位于现在的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北高加索、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部分以及罗斯诸公国。

察合台汗国, 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是元朝的西北宗藩国,统治中亚地区的蒙古汗国。大汗蒙哥去世后,其弟阿里不哥命察合台三子拜答儿之子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察合台汗后脱离阿里不哥,依附忽必烈。最盛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

伊利汗国,又称伊尔汗国,为拖雷三子旭烈兀远征西亚后所建。1264年,忽必烈大汗正式册封旭烈兀为伊尔汗。其疆域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印度洋,首都为大不里士。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部分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

窝阔台汗国,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建于1225年,建都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窝阔台汗国是窝阔台氏族诸汗的世袭领地,疆域包括原蒙古乃蛮部落的广阔土地和西辽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随着元朝的建立,中国结束了自唐末以来三百多年的分裂与战争,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封建王朝。欧亚大陆由战争转为和平,长期的封建壁垒被打破,东西方的交流空前频繁。以成吉思汗、忽必烈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元上都的历史:

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20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上,自古以来就是东胡、突厥、匈奴、鲜卑、女真等北方游牧民族狩猎、避暑之地。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五月,金世宗完颜雍以“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意”,将曷里浒东川命名为金莲川。金莲花,“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至秋花干而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尖而长,或五尖,或七尖”,“味极凉,佐茗饮之,可疗火疾” 。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后,为了扩充家族的势力,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由漠北南下,驻帐于金莲川,“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建立了蒙元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元宪宗五年(1255年),蒙哥汗又将属桓州管辖的金莲川之地赐封给忽必烈。元宪宗六年(1256年)三月,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河北,选地建城郭。元上都城北为东西连绵的高岗,为龙岗,是北方屏障;城东为小元山;西北有铁幡竿山;西南为乌兰台山;连同城南约12公里东西横亘的南屏山,共同形成了拱形环卫之势。即“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

刘秉忠初建开平城时,因地多沼泽,便在山上立铁幡竿以镇水,“铁竿屹立海水竭,卧龙飞去空冥冥”。元人注有记述:“上京西山上树铁幡竿,高数十丈,以其下海中有龙,用梵家说作此镇之”。此铁幡竿所立之山称为铁幡竿山。在铁幡竿山西南保留着铁幡竿基座。1259年城廓建成。宪宗九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在亲征南宋时(在今四川的钓鱼山)染热疾驾崩。此时,在鄂州前线指挥作战的忽必烈和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闻讯后都开始了谋取汗位的活动。1260年4月12日,忽必烈抵达开平,4月28日,忽必烈在开平被推举为蒙古大汗,随即建元“中统”。阿里不哥在首都哈剌和林西按坦河“忽里勒台”上被选举为大汗。这便出现了两个大汗,两个首都的局面,自然爆发了兄弟之间的汗位之争。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忽必烈下诏令将开平升为都城,定名“上都”。中统五年(1264年)八月,阿里不哥来上都投降,结束了历时四年多的汗位之争,并将年号改为“至元”,意思是要致力建立大元王朝。至元元年(1264年),又将燕京改名为中都,两都制度正式确定了下来。元朝的皇帝每年巡幸上都,大多“东出西还”,即由东道辇路赴上都,经西道返回大都。每年的二三月份就从大都出发,历时近一个月到上都,九月份草微黄时再从上都返回大都。所以就有“未暑而至,先寒而南”,“龙岗秀色常青青,年年五月来上京”便是元朝皇帝每年驾幸上都的真实写照。两都相望不满千里,往来者有四道焉,曰驿路,曰东路二,曰西路。东路二者,一由黑谷,一由古北。(周伯琦《扈从诗前序》)。元代一般人赴上都多经驿路,驿路实际上成为两都间最重要的交通干线。

驿路,长约800余里,主要经过以下地点:大都、昌平、新店、南口、居庸关、榆林、怀来、统墓店、洪赞、桑乾岭、李老谷、龙门或鵰窝、赤诚、云州、独石口、偏岭、牛群头、察罕脑儿、李陵台、桓州。

黑谷东道,俗称“辇路”。总长750余里,主要经过以下地点:大口、黄堠店、皂角、龙虎台、棒槌店、车坊、官山、黑谷、色泽岭、程子头、颉家营、沙岭、牛群头、明安驿、李陵台、桓州。

另一东道,即出古北口赴上都的“御史按行“东道,由大都出发、顺州、檀州、古北口、宜兴东凉亭。

西道,全长1095余里,主要经过以下地点:南坡店、六十里店、李陵台、明安驿、盖里泊、昂兀脑儿、回回柴、忽察秃、兴和路、野狐岭、得胜口、沙岭、宣德府、鸡鸣山、丰乐、阻车、统墓店、怀来、媯头(棒槌店)、龙虎台、皂角、黄堠店、大口。

“皇图基正统,朔易建神京”;“乘舆绳祖武,岁岁幸滦京”。

 

元朝末年,南方爆发了由韩林儿和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起义。1358年12月份由破头潘、关先生、沙流二率领的一支红巾军绕过大都,经大同北上偷袭上都,将上都攻陷,放火焚烧,因此“宫阙殆尽,大王不复时幸”,使元惠宗妥欢铁睦尔失去了统治的基础——上都,只能回到大都维持,结束了大元一统的局面。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明军在常遇春、李文忠等指挥下,大败元军,直指开平。六月十七日,开平下,顺帝逃往应昌。积百年之力陆续建成的上都宫殿,便在农民战争烈火中化为灰烬。从历史来看,元朝崛起于上都,而随着上都的沦陷逐步衰落,所以说上都的兴衰史就是元朝的兴衰史。从帝王的角度看,元世祖忽必烈因建立了上都而得到了天下,妥欢铁睦尔恰恰是因为失去了上都而失去了天下。

二、上都城的布局:

元上都布局:元上都城垣的建筑分为内外三重,宫城、皇城和外城。元上都的中轴线与子午线平行。2004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夔中羽研究员通过对元上都遗址的实地测量,解开了北京元大都的中轴线为什么不与当地的子午线平行,而是向北延伸后恰好经过元上都的中轴线,由此得出北京城的中轴线是因元上都而偏离的。当年忽必烈在北京建大都,最终是以上都为元朝的根基,以上都的子午中轴为本。

宫城,位于皇城中部偏北处,略呈长方形,与皇城呈“回”字型结构。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墙体中间以黄土分层夯筑,内外均用青砖横竖错缝包砌,以白灰坐浆。墙基宽10米,残高约5米,顶宽约2.5米。宫城设有三门,分别位于宫城东、西、南三墙之中部,不设瓮城。为东华门、西华门、御天门,有“东华西华南御天,三门相望凤池连”的说法。胡助的诗:“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九州四海服训诰,万年天子固皇图”,郑彦昭的诗“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说明宫城御天门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的地方。宫城内的街道主要是三门相对的“丁”字大街。宫城内宫殿和院落基址星罗棋布,南北中轴线两侧,随形就势,分布有大型建筑基址约40余处。其中以西北隅较多。

皇城,位于外城之东南部,围绕于宫城四周。皇城呈正方形,边长1400米,城墙中间为黄土分层夯筑,夯层厚约12~14厘米,夯筑坚硬,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用白灰坐浆。墙基宽12米,残高6米,顶宽约5米。皇城城垣有六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为长方形瓮城,瓮城门亦南北开;东西墙对称各开二门,为马蹄形瓮城,瓮城门分别折向南开。明德门为皇城南门,门道为青砖券顶的拱形门洞,门洞长24米,宽5.7米。其上建有高大的门楼。明德门是与宫城御天门同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的重要城门。郑彦昭诗:“明德门前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元代诗作又有:“偶因试马小盘桓,明德门前御道宽”。明德门与御天门间有宽约20米的大街仍然清晰可辨。

皇城四角筑有高大的台墩,其上建有角楼。在皇城四墙外侧筑有马面,每面墙6个,共24个。皇城内以儒、释、道建筑为主,东南角是孔庙,东北角是喇嘛教的大龙光华严寺,西北角为佛教的乾元寺,西南角有八思巴帝师寺、道观和清真寺等。元朝皇帝每年夏季在上都时,全国各教派的宗教领袖也都要来上都接受统治。

外城,是在皇城外围扩建而成,围绕于16皇城之西、北两面,各延伸800米,整体形状成曲尺形。外城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墙基宽10米、残高约5米、顶宽2米,每边长2200米。墙体无马面、角楼等军事性附属设施。外城四门,元代文献有南门、西门和北门的称呼。北墙两门,南墙一门,外筑长方形瓮城,瓮城门为南北向直开;西墙中部一门,外筑马蹄形瓮城,瓮城门折向南开。至元十三年五月初一日,南宋小皇帝等出西门五里外,跪拜蒙古“家庙”。元代诗人王结咏上都诗有:“金马门东画省西,千官花覆暑光低”的诗句。说明上都外城西门应为金马门。外城北门在元代文人的诗作中也有反映:“阴山分脉自昆仑,朔漠绵延回北门。遥见马驼知牧地,时逢水草似渔村”。元代文献没有留下外城北门的具体名称。

外城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外城自西门北侧225米处,斜向修一条东西向的隔墙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将外城分为两部分,即北部和南部。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顶大帐“棕毛殿”的建筑所在。称为北苑,当时这里有“高榆矮柳,金莲紫菊”(许有壬《北苑马上四首》)为皇家豢养珍禽异兽和培植奇花异草之处,也可以举行射猎活动。著名的“棕毛殿”就建在皇城北门复仁门外的高岗之上,是举行“诈马宴”的地方。“棕毛殿”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型蒙古包失腊斡尔朵(又称金顶大帐或竹宫)。南部是位于皇城之西,其内东西、南北大街纵横交错。建筑遗址一般分布在靠近街道的地方。院落均是房屋临街,院落在后,是上都城内的商业区。

护城河:在外城城墙外,四周有一道宽约20—30米的护城河环绕,由于整个地形北部高、南部低,南墙外的护城河在夏秋两季时还有积水,而北墙外的护城河还能起到分散山洪、保护都城的作用。

四关,即东关、西关、南关。元上都的四关范围十分广大,每一关厢地带都如上都城址大小。据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的统计,上都路有民4万余户,近12万人。

东关:位于皇城东墙外,南侧有闪电河相隔,东北延绵至小元山以东,东西宽约1300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现今的调查可见,东关有官署遗址、大型院落、广积仓遗址、驿馆、民居等共13处建筑基址。为宗王、贵族、元朝官员和外国使节朝觐的聚居地而使帐幕云集。元代文人有“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帐房乱如云“(《元诗选》二集、戊集),元人王士熙咏上都诗有:“惹雪和烟复带霜,小东门外万条长。”小东门为百姓杂居地。在砧子山墓地一座火葬墓中,出土刻有:“上都小东关住人黄德禄之位……”的石墓碑,说明此人居住在小东关。

广积仓:又称广济仓,位于东关之东北端的小元山南侧缓坡地带。仓址院落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46米,门道位于南墙正中。南北各两仓,东西各三仓,中间是空旷的院落。在门道内西侧有一独立的房址,为守卫的住所。

南关:元上都南侧护城河以南的闪电河两岸,南北宽约800米了,东西长约1000米。南关有一“丁”字型大街。南北大街与明德门正对。在南关的发掘中,曾经揭露了东西相连的酒肆和客栈的遗址。元代诗人“明德门前万骑过”,“滦水桥边御道西,酒旗斜挂暮檐低”(张昱《塞上曲》,《张光弼文集》卷三)“滦河美酒斗十斤,下马饮酒不计钱”(马祖常《车簇簇行》,《石田文集》卷五)便是对当时南关繁华景象的描述。

西关:由外城西城墙向西约1400米有西山敖包,西北为哈登台敖包。因为,西关的北部地势略窄,遗迹分布较少,且多为官署建筑。西关偏南处有一条东西向大街,与皇城小西门外大街相对,长约1000余米,宽10米,直通至城西的铁幡竿渠旁。大街南北两侧为排列的店铺,店铺房屋均临街而建,后面为院落,共有官署、万盈仓、店铺、民居等遗址14处。西关为商业区,设有手工作坊、马市、牛市、羊市、人市和牛马车市,当时的平民都住在城外的西关。“窈窕仙姝出禁闱,小西门外绿树堤” (杨允孚的《滦京杂咏》)。“小西门外草漫漫,白露垂珠午未干。沙漠峥嵘车马道,半空秋影铁幡竿”(胡助的《滦阳杂咏十首》),说明当时的繁华场面。

万盈仓:在西关西的西山敖包东南缓坡之上,由北面仓址主体和南面东西两个院落三部分组成。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10米,东西宽150米,院门位于南墙正中。院内共九仓,北为一仓,东西各三仓,南为两仓,中间是空旷的院落,在仓址的东南角有小型房屋为守卫住房。此外,在院之最南端门道两侧对称建有小型房址两处,类似门房。

北关:地处外城北墙外,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2500米。元上都建立之初,守卫上都的军队主要是侍卫军,中统元年(1260年),以中原汉军为武卫军,至元元年(1264)十月,武卫军为侍卫亲军。按照元代初年的制度,驻守元上都的军队是不固定的。“郡邑镇戍士卒,皆更相易置,故每岁以他郡兵”。在北关中部偏西处有两个大型院落、房址百余间,成排分布的营房建筑遗址,是当时的行殿和兵营所在。

三、上都城内主要宫殿及寺院

“大安阁,故宋汴梁(今河南开封)熙春阁也,迁建上都”。大安阁,至元三年(1266年),忽必烈下令拆迁熙春阁,经水道陆路将材料运往上都。于至元三年(1266年12月)建成。大安阁是上都的主要宫殿,为三层方形楼阁式建筑,位于宫城正中三街相对之处,其上为明清时期之喇嘛庙,下层则是一处较大的建筑遗址,底部铺一层宽约50——60厘米的石条,两面以“燕尾槽”浇铸铁水相连。在东南和西南两角立有高大的汉白玉浮雕龙纹角柱,高2.10米,宽0.53米,厚0.52米,在正面和西侧分别竖向浮雕有一条对称的五爪腾龙,并配以牡丹、菊花和荷花、莲藕等花卉。雕刻的龙纹神态飘逸,形象逼真,纯熟的技法表现出典型的中原文化传统。大安阁前方和东西两侧都有登台之踏道。大安阁的西南角暴露有木桩,是当年筑地基时打下的木钉。开平城的兴建,留下了很多传说,“相传刘太保建都时,因地有龙池,不能干涸,乃奏世祖当借地于龙,帝从之。是更三夜雷震,龙亦飞上矣。明日以土筑城基”。所以,得排干积水,堵塞水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大安阁是元朝皇帝登基、临朝、议政、修佛事、与诸王、大臣聚会、接见外国使者,是上都的大内,相当于大都的大明殿。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险家马可·波罗就是在这里接受忽必烈的召见的。1271年,马可·波罗随同其父亲和叔父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怀着了解东方的心情,踏上了东行之途。费时三年半,于1275年夏抵达上都。忽必烈非常高兴,在宫内设宴欢迎,并留他们在朝中居住下来。马可·波罗善于学习,很快熟悉了朝廷礼仪,掌握了蒙古语等语言。并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此外,马可·波罗还奉使访问过东南亚的一此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旅居约17年之后,于1291年初以护送元室阔阔真公主前往波斯,而离开大都顺路回国。继忽必烈之后,有元成宗铁穆耳(1294年)、武宗海山(1307年)、天顺帝阿剌吉八(1328年)、文宗图贴睦尔(1329年)、元惠宗妥欢帖睦尔(1333年)等五位皇帝先后在上都即位。元武宗“即位于上都,受诸王文武百官朝于大安阁,大赦天下”。元灭南宋后,南宋幼主被送到上都,“世祖御大安阁受朝降”。

忽必烈信任的康里人阿沙不花,“尝扈从上都,方入,而宫草多露,跣足而行。帝御大安阁,望而见之,指以为侍臣戒。一日,故命诸门卫勿纳阿沙不花。阿沙不花至,诸门卫皆不纳,乃从水窦中入”。这就说明大安阁四周有水池,围墙四周有引进水源的通道,也说明大安阁建筑较高,能凭高远眺。元代的诗:“大安御阁势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 “层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大安阁是广寒宫,尺五青天八面风”,“大安阁下晚风收,海月团团照上头”。

穆清阁:宫城北墙正中位置有一“阙式”建筑,为穆清阁。其为夯土台基与城墙连为一体,外包青砖,此建筑形体高大,东西长130米,两端宽约60米,为宫城内最大建筑。两侧又有对称相连的东西配殿,中殿呈“凸”字形而凹后,东西殿为“工”字型而趋前,形成阙式建筑。元人周伯琦有诗曰:“北阙岧峣号穆清,北山迢递绕金城。四时物色图丹壁,翠辇时临号太平”,元人宋本有诗云:“复仁门边人寂寂,太平楼上客纷纷”,说明穆清阁也称作太平楼。穆清阁,最初建于何时无明确记载。至治元年(1321年)五月,英宗与平章政事拜住曾在上都穆清阁商讨失烈门谋反事件,可见穆清阁兴建于此前。据记载“至正十三年(1353年)……上都穆清阁成,连延数百间”。每到中秋于此阁赏乐,如环佩隐隐然在九霄之上,着意听之,杳不可得,是为天下第一胜景。盖其地势抱皇城,缔构非凡故耳。然入八月,则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矣。

回回司天台:至正八年(1271年),《元史·百官至六》又说:“以上都承应阙官,增置行司天监。”又《元史·世祖本纪》说:“设回回司天台官署,以扎马鲁丁点。”回回司天监、回回司天台、监址、台址设在承应阙。忽必烈建承应阙,是应天命而统治整个华夏。札马鲁丁是波斯马拉盖城的天文学家,受当时统治波斯的地区的旭烈兀汗(忽必烈的弟弟)的派遣而到忽必烈处的,在上都制造了七件阿拉伯天文仪器,在《元史·天文志》中称“西域仪象”,分别为(译成汉名):浑天仪、方位仪、春秋分晷影堂、冬夏至晷影堂、天球仪、地球仪、昼夜时刻之器等,为元代中国天文学走在世界科学前列奠定了基础。

水晶殿: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宫殿,元人周伯琦咏水晶殿:“冰华雪翼眩西东,玉座生寒八面风“,元朝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宴会或处理政务。“白昼萧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风。诸王舞蹈千官贺,高捧葡萄寿两宫”,“水晶宫殿柳深迷,朝罢千官散马蹄”。元代扈从诗人杨允孚曾写道:“大安阁下晚风收,海月团团照上头,谁道人间三伏节,水晶宫里十分秋。”

香殿:在大安阁东北侧,“大安阁后香殿内有时分……”周伯琦《咏香殿》诗写道:“鹧班百和作坚材,翥凤翔龙四壁开。宝地晓张香积界,始知天子是如来”。许有壬咏香殿诗:“香殿昼闲云气合,琼楼天回月轮孤”。说明香殿,作工坚固精巧,四壁绘有龙风图案,是专为天子敬香拜佛的地方,故称香殿。

宫学:始建于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以教世戚,勋臣之子孙,建学舍内苑,以严中外之别”。读书的学子都是法薜成员,“皆入侍帷幄,出备警跸”。皇帝每年巡幸上都,学生亦随之而来,作为教师的“授经郎”,自然也在扈从之列,到上都宫城中继续授课。

此外,还有睿思殿、仁寿殿、洪禧殿、崇寿殿等。周伯琦有咏睿思殿和仁寿殿的诗:“睿思阁下锁窗幽,百宝明珠络翠袭,……榜题仁寿睿思东,星列钧陈绣阁重。”可知睿思殿与仁寿殿东西并列,仁寿殿在睿思殿东侧。周伯琦咏洪禧殿诗:“镂花香案错琳鏐,金瓮蒲萄大白浮。群玉诸山环玉榻,瑶池只在殿西头”。皇帝常在这里开设酒宴。许有壬有《奏事洪禧殿赋殿前芍药》和《洪禧殿进讲》等诗作,可见,洪禧殿又有讲学的场所。

忽必烈对各种宗教都采取支持、保护的方针,对各种宗教实行兼容并包的政策,主张信仰自由,注重笼络各种宗教的上层人物,为自己服务。但最受重视的,是佛教(特别是喇嘛教)、其次是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大龙光华严寺:位于皇城的东北角,东西宽400米、南北长200米。约建于蒙哥汗八年(1258年),建庙时取先天八卦方位的艮位,《易·艮·象》说:“动静不失其时,其道路光明”。该寺是以中院为主体,以大殿为中心分东西三院。东院错后约100米、宽60米,西院宽120米,都是前部修院墙后部修厢房。中院宽148米,四周围墙,内建一周回廊式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院中有一个东西长38米、南北宽36米、高约4米的黄土(佛)台。大殿前出月台,后连廊道。华严寺的建造花费巨大,元代著名文人袁桷在其诗作《华严寺》的“相杵歌长筑万钉”“殿基水泉涌沸,以木钉万枚筑之,其费巨万”。仁宗时对华寺进行扩建,历经十年才竣工。至治元年(1321年),“调军三千五百人修上都华严寺”。同年六月,“作金浮屠于上都,藏佛舍利”。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作上都华严寺、八思巴帝师寺及拜住第,役军六千二百人”。至正七年(1347年)八月,元顺帝以华严寺“犹有未备”“谕旨中书赐以钞十万缗给其营缮之费”。抽调大批军队修建华严寺,表明了元廷对这座寺院的重视程度。

在华严寺一个碑文里说:“世祖……首建学庙。乾艮二隅,立二佛寺,曰乾元、曰龙光华严。复立老子宫于东西。”

宪宗八年(1258年)夏,忽必烈受蒙哥汗委托,在新建的开平“大集九流名士,再加考论,俾僧道两路,斜正分明”,举行了一场佛道大辩论,辩论的中心是《老子化胡经》的真伪。到会僧人300余人,道士200余人,儒士、官员200余人。僧人中有来自吐蕃的喇嘛教萨思迦派领袖八思巴、那摩国师以及河西、大理的僧人和汉地的许多知名高僧。辩论到夕阳时分,忽必烈宣布道士失败,令将所占寺宇田产400余处交还释家。并要抗辩的17名道士按照的事先的约定,到刚刚建成的大龙华严寺“脱胞去冠”,削发为僧。这场辩论会是元代宗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至此,释道并立的局面转变为释在道前,佛教的地位显著提高,在所有宗教中占据首要地位。据说这次辩论会是在大龙光华严寺举行的。

乾元寺:又称大乾元寺,位于上都皇城西北角,取《周易》后八卦方位的乾位。始建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是由元代工艺名家尼波罗(今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的,属于喇嘛教寺院。寺院为前后两院,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20米。前院外围有一回廊式建筑(宽11米),院中大殿遗址已遭破坏,仅留一个长约50米、南北宽约4米的大殿基。殿前有两处碑亭遗址。后院有一个长30米、宽10米的十字形建筑遗址,前有东西配殿。乾元寺设有御容殿,元代历代皇帝皇后建佛寺为自己祈福,死后,将遗像(织绵为之)供奉于所建寺院中,所在殿堂称神御殿。大乾元寺内供奉忽必烈与察必皇后的御容像。

帝师寺:位于上都皇城之西南。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至元六年(1269年),升号帝师、大宝法王。至元十一年(1274年)十二月,帝师八思巴在上都为皇太子讲经。延祐七年(1320年)十一月,英宗刚一即位就下诏各郡县“建帝师八思巴殿,其制视孔子庙有加”。至治元年(1321年)五月,毁上都回回寺,以其地营帝师寺。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在抽调大批军队修上都华严寺的同时,修建八思巴帝师。泰定帝时,下令在各行省帝师寺内供奉八思巴的绘像。元代诸帝“于即位之初,故事须受佛戒九次,方登大宝”。泰定元年(1324年)六月,泰定帝在上都“受佛戒于帝师”,十二月“帝复受佛戒于帝师”。以至于贵族官僚纷纷以受戒为荣,成为时尚。元人有诗曰:“似将慧日破黄昏,白昼如常下钓轩。男女倾城求受戒,此中秘密不能言”。

孔子庙(文庙):元廷为了标榜文治,竭力崇儒重道。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年)六月,发布祭祀和保护孔庙的诏令。八月,“命开平守臣释奠于宣圣庙”。至元四年(1267年)五月,“敕上都重建设孔子庙”。至元六年(1269年),建成孔子庙于“都城东南(上都皇城东南角)”,为前后两殿式建筑。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对庙宇重加修缮,“增廊庑斋厅”,在孔子庙西北增设儒学堂,供国子生读书。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八月与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六月,都僧敕撰上都孔子庙碑,以示皇帝尊孔重儒之意。孔子庙位于皇城东南角,现有一处前后两殿式的建筑。四周有围墙,围墙南北长67.5米、东西宽62.5米。与其相连的西北侧的一殿两厢式院落,院落呈方形,边长约42米,也许就是增设的供国子生读书的学堂。

    四、其他介绍

皇城东城墙:2002年6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锡林郭勒盟文物站,组织全盟文物干部培训班的学员,对元上都皇城东墙北段进行了考古清理,修复石砌城墙、马面350延长米。马面具有防御和加固墙体的作用。

神树:在皇城的东城墙外侧生长着两棵老榆树,据植物年轮测算树龄在500-300年左右,堪称榆祖。榆树竟然是从皇城城墙石缝中长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被人们誉为“神树” !

铁幡竿渠:史载每当降水季节,都城及城外行殿经常遭受水患之苦。这为了排泄来自城西北的山洪,防御水灾,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保障了上都的安全。经考古调查,在哈登台敖包山脚下向东北方龙岗山西端山脚下有一道笔直的拦洪大坝,长1064米。泄洪渠由龙岗东侧山坡下,向西至城西北角的哈登台敖包山下,在西关大街北侧折向正南入闪电河,全长约6000米。

授时历: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生前的建议,命杰出的科学郭守敬、许衡、王恂等人编制新历。为了精确地编制新历,郭守敬创造和改进了许多“臻于精妙,卓见绝识,盖有古人未及者”的天文仪器。1279年,忽必烈任命郭守敬为元政府专管天文、历法等事的中央机构太史院的知事院事,并准予他在元朝版图广袤的疆域上设立天文观测站。东到朝鲜,西至云南,南逾占城(越南),北尽铁勒(里海),共计27处。1280年,在郭守敬等人的努力下,新历告成。根据《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句之意,忽必烈在上都为这部新的历法赐名《授时历》,并在御天门向全国各地颁行。《授时历》是我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且施行时间最长久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为一年,与现在国际通用的格里高里历的一周年相同,但它比现行公历要早300年。

忽必烈在元上都发行纸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最初为唐朝的“飞钱”,其后有宋朝的“交子”、“会子”以及金朝的“交钞”等。但是,这些纸币的只有历史文献记载,而一直未发现实物。忽必烈在元上都即位后,开始发行纸币,并确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意见,决定使用纸钞而不再用铜钱。刘秉忠根据阴阳五行说,指出:“钱用于阳,楮(纸币)用于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溯漠,群临中夏,宜用楮币,俾子孙世守之,若用钱,四海且将不靖”。“中统元年春三月,……帝即皇帝位……始造交钞,以丝为本”。同年七月,忽必烈“迢造元宝交钞”十月,又造“中统元宝交钞”。1、纸币材料:“此币用树皮作之”,2、纸的形制,把树皮制的桑皮纸“裁作长方形,其式在大小不等”,其上“有不少专任此事之官吏署名盖章”;3、纸币由中央依法在全国发行,“此种纸币制造之法极为严重,伪造者处极刑”。元代的纸币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元朝政府规定,外国人来华所带来的金银珠宝、皮革、药材、香料等现货,必须直接卖给官府,先换成纸币然后再用纸币购买其他货物。这样,就把纸币与对外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有来华的外国人,都必须使用纸币。此后,波斯、鳊、日本等国陆续依照元朝也开始发行纸币,促进了世界货币的变革。元朝纸币对国内的影响则更大。据马可波罗记述,每年官府都去各地宣传,凡个人收藏有金、银、珠宝,应速到官府换纸币,价格从优。今后,如需金银珠宝,仍可用纸币去官府购买,使全国各界人士大多能自愿去换纸币,人数从到不可思议。可见,元朝的纸币发行取得了巨大成功。

质孙宴:在各种宴会中,规模最大的是“诈马宴”,也叫“质孙宴”。“诈马”是波斯语“衣服”之意。“质孙”,蒙古语意为“颜色”,即皇帝举行宴会,出席者必须穿皇帝颁赐的贵重服装,即金织纹衣,每次一种颜色,故为质孙宴。质孙宴的参加者主要是“宗王、戚里、宿卫、大臣”,宴会共举行三天,时间选择在六月吉日。首先,由负责操办管理宴会的大臣宣布成吉思汗的法令,使与会者知所畏惧,以保障宴会能够顺利进行。大宴上的饮食极其丰盛,有“万瓮葡萄酒”,“驼峰熊掌”、烤羊肉、马奶酒、冰盘冷饮,负责炊厨和端菜倒酒的侍者们,其口鼻均用丝绸面纱包住,这或许是最早使用的口罩。在宴会进行中,时有乐手、舞蹈家和摔跤手表演助兴,群臣有时也齐唱颂歌。一首名为《上京大宴》的诗云:“舞转星河影,歌腾陆海涛。齐声才起和,顿足复分曹。急管催瑶席,繁弦压紫槽”。蒙古大汗重视宴会,既显示了其对部下的恩惠,也表明对本族古老欢宴习俗之尊重。

宫廷歌舞:上都宫廷舞蹈,著名的有“十六天魔舞”,元诗对此有过描述:“绣帘齐卷熏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舞心排转急,——欲空飞”。 “柘枝旋舞急,宛转称纤腰。”这些诗句细致的描写出“十六天魔舞”的千姿百态。元代宫廷音乐较著名的有《白翎雀》。据说,忽必烈令元廷教坊《白翎雀》,曲成,遂为宫廷音乐。它是元朝教坊大曲,以生长在上都草原的白翎鸟作为曲名,其曲调“始甚雍容和缓,终则急躁繁促”。元人王沂写到:“乌桓城边春草薄,草际飞鸣白翎雀。年年马上听好音,疑是毡车响纮索”。显然,是一支带有蒙古族独特风格的宫廷乐曲。

摔跤与竞走:蒙元时期蒙古族的摔跤也很盛行。在上都举行朝会等活动时,经常进行摔跤表演。“黄须年少羽林郎,宫锦缠腰角觝(摔跤)装”,得隽每蒙天一笑,归来驺从变辉光。“武士承宣呈角觝,近臣侍宴赐珠袍”。“九州水陆千官供,蔓延角觝呈巧雄”。说明摔跤是供欣赏的一种宫廷体育表演,这项活动一直流传至今。元朝皇帝在上都清暑期间,还要举行竞走比赛,元人将其称作“放走”。 竞走是上都和大都经常举办的竞赛活动。“越三时行一百八十里”,类似欧洲的“马拉松”长跑。元人记曰:“皇朝贵由赤(即疾走快行),每岁试其脚夫力,名之曰放走。监临者封记其发,以一绳拦定,俟齐,去绳走之/大都自河西务起至内中,上都自泥河儿起至内中,越三时行一百八十里,直至御前,称万岁拜而止”。元人诗云:“健步儿郎似云,铃衣红的帕照青春”。

元上都作为当时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国家的都城,毫无疑问,成为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许多外国使者、传教士、商人、游客等,在上都受到元朝皇帝的接见。中统二年(1261年),发郎国(欧洲)使者曾到开平朝见忽必烈;同年,高丽王王植也派王子率高丽参知事李藏用等18人抵开平朝贺;庞德四年(1300年)缅国木连城首领阿哥遗其弟者苏率91人使团来上都,受到元成宗的召见;至正二年(1342年)罗马教皇的使者马黎诺里一行到上都,在慈仁殿受到元顺帝召见;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尼古剌兄弟带马可波罗来中国,在上都受到极高的礼遇。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向世界介绍了上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元上都遗址,虽然没有了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富丽堂皇的宫殿,也见不到元朝诗人笔下的繁华景象。但是,元上都是中国古代城市里的离宫式都城,为目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都城遗址。没有上都的蒙古史是残缺的,一座元上都,半部元朝史。研究元朝历史就是研究世界断代史,正因为他的重要价值,1964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现在正在积极申报中。我们今天的解说就是让更多的人来走近元上都、认识元上都、解读元上都、宣传元上都,进而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元上都。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