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纳·赛音朝克图

纳·赛音朝克图

关键词:纳·赛音朝克图,内蒙古,文联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上都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ysdtc.com
  • 感谢 qwjh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26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纳·赛音朝克图曾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主席,是中国当代蒙古族文学奠基人。

  纳·赛音朝克图(19141973),生于正蓝旗那日图苏木希热图嘎查牧民家庭。1936年,23岁的他到察哈尔蒙古青年学校学习,开始了他毕生从事文化工作的道路。1937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东洋大学学习四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认真学习研究蒙古历史、文学,广泛阅读列·托尔斯泰、普希金、拜伦等世界著名作家的文集,为日后文学生涯创造了条件。他从1938年开始用蒙文创作诗歌,反映他早期创作成果的诗集《心之友》和散文集《沙原,我的故乡》于1941年先后出版,这是现代蒙古文学的最早文集之一。他回国后在西苏旗女子学校任教期间,出版了散文集《蒙古民族兴盛之歌》,完成了诗集《前进的杵臼之声》。1945年他以满腔的热忱投身于人民解放事业,被任命为察哈尔盟副盟长。同年9月赴蒙古国高级党校学习。学习期间,他从苏联和蒙古国的革命诗歌中学习借鉴了新鲜、优秀的东西,写出了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达到新高度的《自由》、《乌兰巴托颂》、《两个挤奶员》、《曙光》等优秀诗篇。194711月,他回到祖国,在《内蒙古日报》工作期间,写出了《沙原,我的故乡》、《纪念人民英雄陶高的功绩》等革命诗篇。

  1949年建国后,他在生活和创作道路上跨入了崭新的阶段。解放初期,他先后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任职。19562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为理事,任《诗刊》编委。同年12月担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主席。他还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内蒙古第二届人大代表。19575月参加中国文艺代表团访问尼泊尔,1958年出席了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作家会议。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后,他创作了《我们的雄壮呼声》、《北京颂》、《蓝色软缎的“特尔力克”》、《我握着毛主席的手》、《鲁迅》、《牵迪尔和松布尔》等深受读者喜爱的诗篇,成为当代蒙古族著名诗人、蒙古族诗人队伍的师长和领路人。1955年出版了他建国后的第一部诗集《我们的雄壮呼声》,标志着蒙古族诗歌的繁荣与发展。这部诗集被译成汉文集《幸福和友谊》。他的中篇小说《春天的太阳从北京升起》于1956年在《内蒙古文艺》上发表后,不久出版了单行本,被译成汉文《春天的太阳照耀着乌珠穆沁草原》。195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期间,他发表了著名的抒情长诗《狂欢之歌》,出版了诗集《金桥》。六十年代初,他不断摸索创新的路子,写出了以自己故乡——正蓝旗为典型环境,主题深刻,取材于真人真事,以鲜明风格著称的《正蓝旗组诗》,1962年出版。期间,他写的诗篇被译成汉文出版的有《笛声和喷泉》、《红色的瀑布》两本诗集。发表了《新包头之歌》、《昭乌达组诗》等诗篇。除了诗歌,他还写论文、评论、剧本、散文和相声,同时在文学翻译以及民间文学的整理出版方面也做出了贡献。19735月,他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59岁。

  纳·赛音朝克图一生勤奋学习,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蒙古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纪元,为当代蒙古文学奠定了基础,在蒙古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